本站讯(学生记者 丁金艳 廖杰 袁思思)唐轩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1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,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服役,在学校刚刚结束的新生军训中担任2023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教官,并率连队获军训会操比赛第六名。从海军部队英姿飒爽的士兵,到宜春学院朝气蓬勃的学子,再到军训场上严谨负责的教官,无论身处何时何地,唐轩始终不忘初心,用行动诠释信仰,以实干践行使命。
满腔热血满腔勇,披肝沥胆扬军威
唐轩的家庭是一个军人世家,前辈和兄弟都是军人,爷爷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。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,让唐轩毅然走进了军营。他至今仍难以忘记,因为体重原因多次申请参军却被驳回,直到第五次申请才成功入伍。
谈起部队生活,唐轩仍记得,那严谨细致的“白帽子纠察”,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自己保持军容军纪,维护军规军威。更难以忘记,不服输的唐轩总是深夜“开小灶”,为自己设置加练环节,并对每次训练中存在的进步与不足进行总结,形成“练习、总结、反思、再练习”的闭环训练模式,经过无数次的试错与体会,唐轩终于做到了熟能生巧,面对每一次任务,他都得心应手、挥洒自如。当被问到自己对军人这一身份的认知时,唐轩自豪且流利地背诵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誓词。在他心目中,中国军人永远是世界上最神圣的名字。他们出身于工农,服务于工农,以行动铸就信念,用生命书写忠诚,把责任刻入心田。无论身处何时何地,只要人民需要,军人永远是人群中最义无反顾的逆行者。
重返校园犹奋进,求学路上砥砺行
退伍不褪色,一个梦想的抵达意味着下一个梦想的开始,结束了军旅生活的唐轩选择再次回到大学校园。在他看来,无论身处军营还是学校,都是青春活力的辐射源和人生历练的“加油站”。两年的部队生活使唐轩切身感受到,国防建设的后盾在于人才,青年学子有责任、也有义务为强军兴军添砖加瓦。
当拿到阔别两年之久的课本时,唐轩的心情是激动的。在他看来,军人与学子之间唯一的差异,便是奋斗的场合与方式不同,而报效祖国的信念与热情则是相通的。只要初心不变,无论身处何地,都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。“军营如熔炉,身体铸成铁,意志炼成钢”,唐轩时刻提醒着自己,要在血性与意志的激励下勇攀学业高峰。
再着戎装树榜样,亦师亦友送温暖
今年军训过程中,学校组建了一支由退役大学生担任的教官队伍。作为一名拥有两年从军经历的退役大学生,秉持着“一日为军人,终生为军人”的信念,在辅导员老师与前辈教官的鼓励下,唐轩毅然加入到了学生教官的队伍中。
“我们发书籍的时候,教官帮我们搬了好多书。”“我记得有一天一个同学的衣服破了,教官还帮他缝好,非常细心。”“我们教官真的非常温柔,在我们训练状态不好的时候,他一直鼓励我们。”……训练场上,谈及教官,同学们都滔滔不绝。虽然来自于军营,但唐轩深知学生与军人之间巨大的体质差异,因此绝不生搬硬套部队里的训练模式,而是将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,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。在唐轩的连队里,既能看到他与个性独立的学员之间斗智斗勇,也能听到他在休息时间为缓解学员的疲劳而展示出嘹亮动听的歌声。每当听到学员们下训之后回荡于校园的欢声笑语,朝气蓬勃的脸庞上展现出如花的笑靥,唐轩都会从内心深处体会到,自己当年在部队中为保护他们而挥洒的每一滴汗水,都是值得的。
回顾军训历程,唐轩始终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引路者的角色。作为大一新生开学第一课的导师,他秉持“亦师亦友”的信念,通过带队军训的方式,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“三观”,向他们传承中国军人身上所特有的红色基因,推动其成为崇实求新、锐意进取的可塑之才。这是唐轩从一个退伍军人角度所理解的军训的重要意义。
供稿 宜春学院融媒体中心
审核 敖林珠
编辑 何杰